小米式反思:一年6次组织架构调整 危与机并存
“新人”卢伟冰在定价和策略上,走得有一丝“激进”。摄影:李英武 作为一个手机行业的老兵,卢伟冰很早就与雷军等小米高层相熟。2017年,从金立离开的卢伟冰开始创业,一次聚会与雷军喝酒,再次谈到了小米上市前后的变化,以及如何打造进阶2.0版本的小米。 “为80%的人去做产品,我觉得是蛮有挑战也有意义的一个事情。”动心的卢伟冰决定加入小米,担任集团副总裁和红米Redmi品牌总经理。 2.0版本的小米面临的难题之一,是解开性价比的束缚。 在卢伟冰加入小米第二天,即2019年1月3日,小米正式宣布红米Redmi品牌独立。Redmi独立,对标同样双品牌战略的华为和荣耀,Redmi走极致性价比,而小米品牌从性价比的包袱里解脱,专注中高端和新零售。 “新人”卢伟冰在定价和策略上,走得有一丝“激进”。 重新定义“性价比”之后,Redmi意图彻底告别“廉价”形象,今年5月发布的Redmi K20 Pro起售价为2499元,顶配版本的价格为2999元。Redmi系列的价格从以前1000元左右的平均线,直线拉高到2500~3000元的区间。这导致发布会上备受瞩目的价格公布环节,米粉的欢呼声明显小了很多。 “用户其实接受了这样一个价格。”卢伟冰说,性价比讲的是一个相对概念,低价格讲的是一个绝对的概念。Redmi K20 Pro系列卖得最好的是2999元顶配版本,顺延依次是2799元、2599元和2499元版本,“所以消费者还是选择了更高的那个版本”。 在Redmi K20 Pro发布之后的“618”促销,Redmi营销阵仗不如往年,卢伟冰告诉《中国企业家》,他更关注的是用户真实的反馈,几乎每一条微博评论他都会点进用户主页,看他是否是真米粉。自从加入小米,卢伟冰也成了微博的活跃用户,每天一睁眼就是刷微博看小米用户的评论和留言,与粉丝互动。 此前,微博推出一组数据,即参与产品话题中的用户购买相应新机的比例,小米居首位为7.2%,其次是荣耀的1.78%。卢伟冰认为,看参与度来鉴别真米粉,对于了解用户反馈来说非常重要。 不过,当在绝对的价格区间,小米与Redmi不可避免地已经狭路相逢,不禁让人产生“小米左右手互搏”的疑虑,毕竟,Redmi K20 Pro一发布,就被指其真正阻击的是早前发布的小米9智能手机。与此同时,小米品牌站稳中高端效应仍尚未显现。财报显示,小米的平均售价(ASP)同比下滑至1006元。 值得一提的是,小米官网近日已下架小米9,距它2月份发布仅9个多月时间,是小米历史上最短命的旗舰机。有评论认为,它的下架代表着小米品牌高性价比时代结束,也被认为是小米去4G库存冲击5G的举措。 这一年,在集团内外部都能感受到,小米和Redmi品牌刻意在划清界限,包括明确的路线区分。 一些品牌为了融合线上和线下市场,不同版本手机价格差异很大,为了给线下渠道合作伙伴留出足够多的利润空间,它们的部分版本溢价较高。但是,Redmi只专注于电商市场,没有线下利润的包袱,可以在性价比上玩得更“极致”一点。 “Redmi系列突飞猛进打极致性价比的时候,我们线下是不跟的,小米系列以线下的商业规律为主,尽可能不要让价格频繁波动。”小米中国区副总裁张剑慧直言,Redmi的独立,让小米能够抛开更多“性价比”包袱,走入线下市场。线下渠道商的价格灵活性跟不上电商,而且他们更希望自己库存的货有价值,不要老是掉价。 目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,线上、线下市场占比大致为3:7,以电商起步的小米曾经在整个智能手机线上市场占据了50%以上的份额。然而,realme、荣耀等品牌的持续线上进攻,品牌角逐日渐激烈,小米的电商生存空间却在压缩。小米给出的数字显示,2019年,小米在整个线上市场所占的份额一度降至20%。 线下市场突破,势在必行。 效率,在线下市场遇到挑战 雷军亲自挂帅中国区后,首先梳理的就是线下业务。 (编辑:520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