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计算风起云涌,IaaS 步入黄金发展期
根据Gartner数据统计,Azure在15-17年市场份额上升7.5%,面对极具竞争力的Azure,Amazon市场份额在17年稍有下滑。未来或将形成Azure与AWS双足鼎立格局。 客户选择多个服务商,为后来者带来更多机会。 RightScale研究显示,在被访对象中,Azure、Google、IBM的用户在17-18年增长明显,增幅远超AWS。 除此以外,客户更加倾向于选择多个服务商。2018年,有9%的被访客户同时选择了AWS与Azure,约50%的访问者同时选择一家以上的服务商。选择多个服务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对单一服务商的依赖,减少设备故障、服务变更给企业带来的风险,同时也为后来者带来更多业务竞争机会。 该趋势也将在国内市场体现,腾讯持续抢占IaaS市场份额。 尽管腾讯、华为进入IaaS市场落后于阿里,但凭借各自优势有望持续提升其市场份额。其中腾讯具有QQ、微信社交入口,具有客户渠道优势。 2017年底腾讯QQ月活用户约有7.8亿,QQ空间月活用户有5.6亿,微信月活用户达到9.9亿。庞大的用户群体可以帮助腾讯云吸引大量个人及SMB用户。不仅如此,腾讯云与许多移动互联网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,通过微信及QQ窗口为其应用引流,为腾讯云带来互联网客户渠道优势。 腾讯云保持高速扩张,2017年收入同比增长100%以上。 尽管腾讯未公开当前云业务具体业绩,权威研究机构IDC公布腾讯云17年上半年营收约1亿美元左右,以此推算全年收入应当在2-2.5亿美元左右(13.2-16.5亿人民币)。另外,根据国际IP信息数据公司统计数据,腾讯活跃IP数占阿里的约1/10,若假设活跃IP与营收成正比,腾讯收入则为13.4亿元左右(阿里17年云计算营收为133.9亿元)。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需求不同,两轮上云竞争格局变化 与美国公有云IaaS发展一致,中国企业上云分为两轮-中小企业(SMEs)上云与大型政企客户上云。 第一轮主要是自2010年起中小企业由传统DC向公有云转化;第二轮是自2015年左右大型政企客户上云。两轮客户需求不同,所看重的云服务特征不一样,因此对应的行业竞争格局也并非完全一致。 第一轮中小企业上云,降价在所难免。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,价格是上云的首要考量。 在海外,亚马逊无疑是第一轮中小企业上云的优胜者,通过60余次的降价占领55%的市场份额。 在中国,由于基础设施成本较低,早期云计算价格对中小企业吸引力并不大。近几年来,云服务商大幅降价,阿里云仅2016一年内便下调云服务价格17次。 低成本与不断优化的云服务催化了中小企业上云趋势,阿里云客户由15Q1的254,000激增至17Q1的874,000,复合年增速85.5%。在这一轮竞争中,资金优势至关重要,通过其他业务拥有稳定现金流的大公司更有可能在价格战的“消耗”中站到最后。 具有一定行业经验的服务商可以更快辐射到细分领域的中小企业。 IaaS客户又可分为各个细分行业,例如视频、游戏、电商、零售、物流。每个行业需求并不一致,拥有行业经验的服务商可以更好理解客户的需求,更快的辐射到细分领域客户。 例如,凭借对泛娱乐产业的深度理解,腾讯及金山以游戏、视频为切入点快速拓展其IaaS市场。2017年,来自PC端与智能手机的游戏占腾讯收入约41%。同时,腾讯拥有视频业务,并且与直播平台合作。 通过自身业务经验积累以及产业链整合,腾讯云在视频及游戏等领域表现亮眼,目前已经为征途、PUBGMobile、永恒纪元、少年三国志、未来电视、快手、斗鱼直播、企鹅电竞、Bilibili、熊猫直播等客户提供云服务。 据统计,游戏与视频市场占IaaS整体规模约38.5%,为后进入IaaS市场的腾讯与金山留有大量发展空间。 第二轮大型政企客户上云,客户关系与销售渠道更为重要。 根据RightScale调查显示,2016年至2017年MicrosoftAzure在企业IaaS市场份额由26%上升至43%,较第一名AWS仅相差16%。 Azure在大型企业客户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得力于得其多年通过Windows/Office的运营所积累的庞大客户关系网络与销售渠道,帮助客户在已有的部署环境(Windows/Office)上转化上云。 (编辑:520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