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计算风起云涌,IaaS 步入黄金发展期
2015年,华为在中国区发布公有云服务FusionSphere,正式进军公有云IaaS产业,凭借与中国企业在通信服务方面近30年的合作,华为有望通过第二轮大型企业上云成为IaaS公有云服务商中的一匹黑马。 ▌中国IaaS市场或成为阿里、腾讯、华为三足鼎立格局 外资云服务商发展时机受政策拖延,通过与本地IDC合作进入中国市场。 中国云计算监管要求公有云服务商将中国所获的数据留在本国,技术服务由中国企业提供。服务商需获得增值电信业务的许可(云服务牌照)。外资企业如果需要建设基础设施,还需要申请IDC业务,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批准的《外商投资经营性电信业务审定意见书》和商务部批准的《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》。 政策的严格把控拖延了外资进入中国云计算市场的时间,为本土云服务商赢得了先机。外资服务商只能通过与国内有牌照的IDC合作,授权技术,参与利润分成。AWS(与光环新网、西云数据)Azure(世纪互联)与IBM(万达科技、首都在线、世纪互联)纷纷采用这一方法将其服务落地中国。 尽管外资云服务商目前成长快速,长期发展受限。17年光环新网的云计算及相关业务达28.7亿元,主要由AWS与SaaS公司无双科技构成。其中无双科技17年营收13.4亿元,即可推测AWS营收约为15.3亿元,较16年增速高达208%。光环新网于17年12即获得云服务牌照,将在未来加速推广AWS在华云服务。 此外,亚马逊于17年12月与西云数据展开战略技术合作,开放AWS中国(宁夏)区域由西云数据运营,覆盖要求低成本、而对网络延迟不敏感的客户,网络延迟要求较高的客户则交付给光环新网,进一步拓宽AWS中国区业务。 短期以AWS为首的外资云服务商将保持快速增长,但相较本地云服务商,外资在国内缺乏大规模的销售、服务团队以及客户渠道,长期发展受阻。
另外,外资云服务商目前主要面向跨国企业客户与当地互联网客户。出于信息保护,AWS在覆盖大型政企客户上会受限,难以与本土云服务商一争高下。初创公司缺乏资金与客户渠道优势,难以与巨头竞争。 对于初创企业而言,初期需要大量烧钱购买基础设施成本、维持云服务运营、研发技术、开发产品、拓展客户。由于缺乏其他业务支持,只能通过不断融资维持资金需求。相较大型云服务商,初创企业缺乏客户渠道。 另外,由于云计算的规模效应,大型云服务商相对运营成本更低,降价空间更大。在一轮接一轮的降价中,初创公司将难以与大型云服务商抗衡,逐渐出现资金缺口,市场份额被大型云服务商侵蚀。 阿里、腾讯、华为有望在国内IaaS市场形成三足鼎立格局。阿里、腾讯互联网云服务商具有资金与渠道优势,不断拓展SMEs市场,同时增加企业客户覆盖。 另一方面华为正式进军公有云,以政企客户为核心,有望成为行业黑马。 2017年,AlphaWise对国内126家企业CIO采购意愿进行调查。结果表明客户对华为、腾讯、阿里采购意愿强烈。华为与腾讯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,在2020年形成阿里、腾讯、华为三足鼎立的格局。 关注乐晴智库 (公众号ID: lqzk767, 网站:www.767stock.com) 获取更多行业报告。
▌未来三年亏损改善,关注点逐渐向利润及ARPU倾斜 未来三年亏损改善,云服务商关注点逐渐向利润及ARPU倾斜。目前云服务商仍处于亏损状态,2018财年阿里云营业利润亏损30.85亿,较2017财年的16.81亿亏损进一步扩大。 由于大量投入基础设施以及IDC建设,18财年折旧摊销大幅上涨。若扣除折旧摊销影响,18财年阿里云EBITDA亏损3.8千万元,EBITDA利润率(0.3)%,较往年明显提升。 预计在未来三年,云计算服务商亏损将逐渐收窄。经过多轮价格战,阿里腾讯占IaaS市场共55.8%份额,逐渐接近全球AWS与Azur(e共65.1%)市场份额。 尽管价格战仍将继续,但像CDN等服务价格已经达到低点,未来降价将不如以往激烈。云服务商重心将逐渐向提升利润及单客收入(ARPU)倾斜。
阿里云2017财年ARPU达7,624元,与AWS仍有10.3倍差距。 2015至2017财年,阿里云ARPU由5,004上涨至7,624元。尽管AWS对其付费客户数量不作披露,2016年贝索斯曾透露AWS有1百万用户,以此推算AWS2016年ARPU约为7.8万人民币,是目前阿里云ARPU的10.3倍。 阿里现有ARPU仅为一台基础双核8GBCentOS-7.364位实例的3.3倍,由此看出目前阿里云客户仍以中小企业为主。 云服务厂商为争夺大企业客户,以短期极低的收费揽客,因此部分大型客户ARPU或仍未体现。 (编辑:520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